2020年12月,宣武医院贾建平教授团队在《Lancet Public Health》杂志,发表了一项中国认知障碍患病率流调数据研究。其研究表明,中国60岁及以上成年人痴呆患病率为6.04%,总人数为1507万,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为15.54%,总人数为3877万,认知障碍患者共5000多万
1
。
与失能和失智老人的照料护理不同,认知障碍老人照护具有特殊性
2
,家庭照护难度较大、压力较大,家属难以在家对其进行独立照护。
主要用户:√C端(老年人) √C端(照护者) √B端(机构) G端(政府)
主要场所: 居家 社区 √养老机构 公共场所
主要人群:认知障碍老人
发生频率:中
影响深度:深
影响广度:广
紧急度:中
2020年7月30日,上海市松江社会福利院,81岁的郑老师正坐在客厅的落地窗前,用电子琴前弹奏《一条大河》。这是她目前能弹奏出的两首歌曲之一,即便记错了曲名,工作人员也会“将错就错”跟她聊下去。患中度认知症的郑老师,入住上海市松江社会福利院认知症照护专区——“记忆家园”已经半年多,在针对性的精细照护下,症状已经明显有所好转,性格也开朗了不少。
“我是第一届广播员。”护理部主任李丽至今记得清楚,刚到“记忆家园”时,如上自我介绍,郑老师对她做了不下10遍。因为手脚灵便,郑老师生活自理不成问题。但让护理员头疼的是,当天晚上,郑老师洗了3、4遍澡,“几乎刚洗完5分钟,又要去了。”遇上这种情况,护理员只能想方设法转移老人的注意力,直到他忘个干净。如今,给大家弹电子琴、出黑板报都是郑老师在“记忆家园”的“工作”。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缺乏专业照护标准、条件,许多像郑老师这样的认知症老人,不是被养老机构拒收,就是被安排进专护区,像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一样接受照护。为了防止伤人等情况发生,有的认知症老人还需要服用精神抑制类药物。松江社会福利院副院长袁叶敏说,“入住专护区,所有的事情都有人帮他干完了。认知症照护的重点是不一样的,他想要干什么了,我们会及时跟踪下去,目的是要保存他残存的功能,开发他已经丧失的功能
3
。
机构需为认知障碍老人营造家庭式住养环境,提供针对认知障碍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护、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精神支持、社会交往等专业性、全方位服务。
进一步细化认知症照护标准,对入住认知症照护床位的老人进行认知症照护专项测评,制定专属照护计划,鼓励照护计划个案化,并配备相关风险预案。
为使认知障碍老人获得更好的照护服务,需加强机构内认知障碍照护者的认知症照护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加强机构内认知障碍照护人才保障支撑,提高认知障碍照护者的工作积极性。
需政府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认知症照护机构进行认知症照护床位建设补贴。
2018年起,上海明确在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机构或长者照护之家)设置认知症照护床位,为认知症老年人营造家庭式住养环境,提供针对认知症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护、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精神支持、社会交往等专业性、全方位服务。截至2018年底,上海全市共改建1194张失智老人照护床位,超额完成任务,受到了百姓好评
2
。
1.Jia Longfei,Du Yifeng,Chu Lan,et al.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and management of dementia 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adults aged 60 years or older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study[J]. The Lancet Public Health,20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