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一直是养老机构监管的重要手段,市级、区级民政部门需要能直接采集汇聚相关养老服务机构的视频信息,用于抽查监管和调查取证。同时,家属也希望能够通过远程视频方式了解老年人生活状态。机构也可通过视频监控掌握老人健康状况、行动轨迹,防止老年人发生意外无法被及时发现或找到。
主要用户: C端(老年人) C端(照护者) √B端(机构) √G端(政府)
主要场所: 居家 √社区 √养老机构 公共场所
主要人群:认知障碍老人
发生频率:高
影响深度:中
影响广度:广
紧急度:中
2019年7月17日上午11时,记者走进武昌区民主路社区乐颐轩老年公寓,该公寓10个双人间房顶墙角安装了双向语音高清摄像头,房间内不设立单独卫生间,有公共浴室可以淋浴。该院工作人员介绍,老人如厕和洗澡都有护理员从房间陪同至卫生间,护理员在门口等候。若老人进入卫生间10分钟不出来或不按铃,终端会报警。每位老人入住前,院方都会告知老人及家属,房间内安有高清摄像头,可自愿开启。开启后,家属可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老人在房间内的情况。
黄陂区光荣院属于部队优抚对象养老机构,院长陈小奎告诉记者,院里在智慧养老项目设计中拟将老人房间开通刷卡服务设计,护理员进房刷卡开启摄像功能,服务完毕后再次刷卡则摄像头关闭。
一位支持安装摄像头的养老院负责人表示,在老人房间内安装高清摄像头,前提要征得老人和家属同意,且保证监控画面不外流。安装摄像头能展现透明化护理服务、树立行业自律形象、让家属安心和放心,还能实时监督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及时发现虐老事件的发生,为意外发生时提供取证依据
1
。
提供基于视频压缩技术的低成本智能视频监控方案,能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养老机构内部多个摄像头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保存、分析(例如单个摄像头每年数据采集、存储、传输等综合费用控制在百元左右),市、区民政部门可实时查看,在疫情发生等特殊时段可具备人员是否佩戴口罩、人员进出监测、疑似病例接触人员分析等智能检测功能。同时,老年人家属可通过APP等方式查看老年人用餐、活动等生活状态。机构管理人员能远程实时掌握养老院内各重要区域发生的情况,保障监管区域人员及财产的安全,掌握老人健康状况、行动轨迹,防止老年人发生意外无法被及时发现或找到。
目前养老机构安装了不少视频监控设备,设备种类多种多样,即使同一家养老机构,也可能根据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内部管理等不同监管要求,在不同时间安装了多种摄像头。同时由于高清视频数据量巨大,在传输和存储空间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瓶颈,目前市级、区级大多都只能对养老机构视频进行少量的调阅,无法实现全部视频的实时上传、集中备份和分析利用。监管手段还处于回溯排查方式,无法快速定位、排除隐患。同时,安装视频监控涉及老年人隐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