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社会力量兴办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的热情逐渐增高,加强机构人员为老服务的监管考核,事关社会养老服务大局,事关养老服务机构的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科学发展
1
。
主要用户: C端(老年人) C端(照护者) √B端(机构) G端(政府)
主要场所: 居家 社区 √养老机构 公共场所
主要人群:机构服务人员
发生频率:中
影响深度:中
影响广度:中
紧急度:缓
每到年底很多养老机构就会开始周而复始忙碌着对员工做出绩效考核。然而在面对员工的绩效考核时,机构的基本作法大都是采取先设计出考核表格,然后依照制定考核指标,在规定的时间内发给各组填写,然后要求各组长对考核结果进行排序,再把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分出等级分出结论
2
。
机构制订为老服务绩效考核计划之前,需要明确员工应该如何通过履行职位职责为机构做出贡献,明确机构的战略目标和年度计划。以信息化平台为依托,辅以小程序、APP、二维码等技术工具进行监管与考核,例如包括机构老年人信息登记与管理、为老服务实时数据展示、老年人健康管理、安全预警与智能看护、看护服务考核与监管、机构物资管理等内容,以期通过大数据互联网+监管的方式,逐步提升机构为老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科学的养老服务机构综合绩效考核制度。
目前很多养老机构面对员工的绩效考核时,大都是采取先设计出考核表格,然后依照制定考核指标,在规定的时间内发给各组填写,然后要求各组长对考核结果进行排序,再把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分出等级分出结论。传统的纸质化填表考核,虽然方法简单、直接,其实并不能真正反映养老机构的复杂服务评核问题,反而可能给机构带来反效果,如:服务品质如何定义等问题。这样简单的实施绩效考核非但不能给机构带来效益,反而会使机构管理变得更加混乱无序。
1.刘玉法, 徐志仁. 加强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监管[J]. 中国民政, 2013, 000(0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