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人的交通出行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公交系统面对快速的老龄化准备不充分,导致老年人在公交出行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
1
。
主要用户:√C端(老年人) C端(照护者) B端(机构) √G端(政府)
主要场所: 居家 社区 养老机构 √公共场所
主要人群:自理老人、高龄老人
发生频率:中
影响深度:深
影响广度:广
紧急度:中
2020年8月,咸生明的父亲咸发才从北阳镇卧羊湾村坐公交车出发,到淇县人民医院站下车,老人打算在此乘坐612路公交车去西岗镇大车村大儿子咸生明家。咸发才并不知道612路公交车已经停运了,他从上午8点多等到下午3点多。
当天下午,公交车司机李树新返回终点站准备下班,突然接到公司调度中心的电话,说淇县人民医院站有位老人要坐612路公交车,老人已经等了很久,调度中心工作人员让李树新转告老人612路公交车已经停运了。
当天下着小雨,还刮着风,李树新赶紧来到站牌前,看见一位老人正撑着伞在等车。“我问老人是不是在等612路公交车,老人说是,他要去大车村,从上午8点多开始在这儿等,也不敢去吃饭,就怕错过公交车了。我当时觉得老人家出一趟门真不容易,就对他说免费送他到大车村。”李树新告诉记者。
因为气温较低,老人当时已经被冻得有些打哆嗦了。李树新把自己的工装脱下来让老人穿上,又带老人去吃了饭,然后开着电动三轮车把老人送到大车村
2
。
需要在公交车等候站台内设置适老化电子屏、站内引导,采用语音播报等形式,为存在视力障碍问题、不识字、不知道乘车路线的老年人提供实时有效的车辆信息;在公交车等候站台内设置等候座椅,为老年人候车提供休息位置;在公交车上安装换乘提醒、适老化扶手、安全带等适老化包容性产品,降低老年人在行车过程中发生危险的可能性。
老年人群经常被公共出行的设计方、运营方边缘化,有些地区的公交车等候站台内已设置实时车辆信息电子屏,但没有进一步的适老化包容性设计,可能存在有些老年人看不懂的情况;公交车上虽设置有老年人专属座位,但仅仅是划分区域,适老化扶手等安全防护装置还需进一步设计安装。
1.杨博. 老年人公交出行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