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移动支付的普及,“无现金社会”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商家已经不喜欢甚至不接受现金支付。然而对于老年消费群体,较差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让他们在面对移动支付时,更多的是尴尬和困难
1。
主要用户:√C端(老年人) C端(照护者) √B端(机构) G端(政府)
主要场所: 居家 社区 养老机构 √公共场所
主要人群: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
发生频率:中
影响深度:浅
影响广度:广
紧急度:缓
2018年12月24日,在合肥瑶海区新安江路与郎溪路交口的一家大型超市里,记者看到正在自助付款机上操作的一对年轻夫妻。丈夫胡先生告诉记者,排队收银的队伍中,他们最怕前面有老年人,“因为老人不会搞手机支付,弄个零钱找来找去,排队的进程会很慢,还不如在自助机上操作
2
。
针对部分老年人不会使用移动支付、日常消费不便的问题,移动支付企业需从界面、操作等方面入手,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点,切实提升支付产品的便利性、便捷化程度;加强对老年人移动支付的知识宣传、教育、普及推广;保留传统的支付方式,消费场所要支持现金和银行卡的支付,对利用不正当竞争手段拒收现金等歧视性支付行为、给老年人消费带来不便的市场机构,相关部门需开展查实处置工作,督促其落实整改。
微信推出亲属卡服务,儿女可以为亲人绑定一张自己的卡,当他们网购支付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从儿女的卡上扣款。这样的支付方式不仅更方便,还能设置相关的安全设置,特别适合儿女辅助不会玩儿手机的老年人使用
3
。
1.尹正义. 跟不上"移动支付"的老人们[J]. 人民法治, 2017(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