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内居住的高龄独居、生活困难、优抚对象等老人,需要街道、居委、养老顾问、志愿者等定期利用电话开展关爱,了解老年人生活状态。
主要用户:√C端(老年人) C端(照护者) B端(机构) √G端(政府)
主要场所:√居家 √社区 养老机构 公共场所
主要人群:高龄老人、独居老人、纯老家庭
发生频率:低
影响深度:中
影响广度:中
紧急度:中
“没有社区的照顾,我早就被饿死了,感谢社区的帮助。”日前,家住龙井社区一网格的独居老人吴云贵回忆起疫情期间发生的感人一幕。吴云贵老人之前居住在老城,由于老城的房子拆迁,他来到龙井社区租房,由于早些年离婚,孩子在外地打工,平时的生活都是他一个人,没想到2020年疫情,让他差点“命丧黄泉”。
疫情期间,龙井社区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做人口摸底排查工作,他们敲了吴云贵老人家的门没回应,社区的工作人员知道老人平时身体不太好,觉得事情不对劲,在门口大声呼喊又使劲踢门,老人这才开门。一进屋,老人躺回到床上。一开始社区工作人员以为老人生病了,准备带老人带到社区卫生所看病。但老人告诉工作人员说:“我是几天没吃东西了,所以才没力气,我好饿啊!”
“疫情的原因,大家都不能出门,周边也没有卖吃的,我们刚开始还以为是老人生病,搞了半天才知道他是因为没吃东西。我们赶紧给老人拿了吃的东西,也联系了他的子女,可是他的子女都在外地打工,一时半会也回不来。”龙井社区主任浦云说,于是社区就安排了老人两个星期的伙食,每天都上门看他
1
。
利用智能自动群呼系统,自动向村居委内数百名以上老人自动拨打关爱电话,并具备交互功能,可听懂老人的简单需求,或根据老人述说自动转人工席位。要求系统总成本低,可将有关关爱通知信息自动转换为上海话,对老人上海话的语言识别率高,并能智能识别老人的需求。
目前电话语音关爱主要采取人工方式,受限于人工操作,难以覆盖大量人群。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部分街镇居委实验了智能群呼系统,可一次性拨打数百个甚至更多电话,自动记录居民上报的体温数据。
但试用期间也发现,系统难以听懂上海话,也难以承担更复杂的交互功能(比如要求购买口罩等需求)。